-
張伯禮:我們有能力實現“動態清零”
新華社上海4月25日電實現“動態清零”的底氣在哪里、上海本輪疫情有何特點、中醫藥對于新冠病毒感染者尤其是重癥患者有什么重要作用...
-
冬奧場館賽后利用大有可為(體壇觀瀾)
人民日報消息因地制宜,各具特色,北京冬奧會場館的可持續利用,向世界展現著中國智慧。每一份積極探索,都將寫下獨特的“中國方案...
-
方艙里的另一種守護:有他們在,“大白...
中新網南京4月25日電在方艙醫院,醫護人員堅守崗位,用心守護每一位患者的健康,也有這么一群人,他們被稱為疫情一線的“排雷兵”,...
-
完善農村快遞物流體系
經濟日報消息“郵快合作”是快遞進村的重要方式之一。國家郵政局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目前,“郵快合作”已在31個?。▍^、市)全面...
-
續寫春天的故事|重慶涪陵市場主體活力迸發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重慶訊(記者冉瑞成、吳陸牧)近日,重慶涪陵區的重慶科寶電纜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里一派忙碌景象。這是一家從...
-
上海,凌晨,方艙夜歸人
新華社消息0點50分在上海有一輛凌晨大巴上面載著醫護人員從方艙醫院返回駐地休息從臨港方艙醫院到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醫療隊位于奉...
-
我國中老年人感染性疾病疫苗接種率較低...
央視新聞客戶端訊今年的4月24日至30日是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的世界免疫周,主題是“人人長壽”,旨在讓全世界民眾認識到疫苗可以助人“...
-
【上海戰疫】張伯禮:不“動態清零”將...
中國新聞網報道4月24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名譽校長張伯禮在上海就新冠疫情接受采訪。他指出,如果中國不實行“動態清...
-
疫情下,這家醫院的電話時刻在線
“瑞金的門急診開嗎?需要核酸嗎?”“我在網上配的藥什么時候到?”“一個人在家,突然感覺心慌、喘不上氣怎么辦?”……光明日報...
-
守“滬”日志:涉疫垃圾閉環處置 守牢...
中新社上海4月25日電(記者李佳佳張亨偉)在上海奉賢區垃圾焚燒廠,自3月實行封閉管理后,這里的值班人員從四班兩倒調整為三班兩倒,...
-
封閉46天 他們為平均年齡87歲的105位“...
東方網消息封閉46天,他們究竟是如何頂著重重困難,為平均年齡87歲的105位“住戶”,撐起一個“無疫之家”?從3月10日實施封閉式管...
-
黑龍江哈爾濱新增感染者人數已由峰值時...
央視新聞客戶端訊4月26日,哈爾濱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疫情防控最新情況。發布會上,哈爾濱市衛健委主任柯云楠介紹,4...
-
戰疫看點|張伯禮:對于無癥狀感染者 ...
新華社消息4月24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名譽校長張伯禮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對于無癥狀感染者的治療,西醫無癥狀,中醫...
-
五一假期七座小客車免費通行全國收費公路
央視新聞客戶端訊今天(4月26日),交通運輸部表示,“五一”假期7座小型客車免費通行全國收費公路。2022年勞動節假期從4月30日到5...
-
社區配送新模式在上海出現
↑4月25日,維護智能快遞車運轉的工作人員在設置智能快遞車行車線路。新華社消息近日,“無接觸社區保供站”出現在上海一些小區。為...
-
新華全媒+丨上海臨港方艙醫院里的“日常...
↑4月23日,一名感染者在上海臨港方艙醫院通過手機和親友聯系。新華社消息上海臨港方艙醫院由物流倉庫改建,4月5日開艙接收感染者隔...
-
我們是8號樓患者的“最后一道防線”
講述人:河南省援滬醫療隊隊員、河南省腫瘤醫院重癥醫學科醫生王帥光明日報上海4月25日電我是重癥科大夫,對患者的重癥比較敏感。前...
-
疫情防控期間 上海居民用電欠費不停電
央視新聞客戶端訊為積極響應疫情防控工作,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對相關服務工作進行調整,有關事項如下:1 疫情防控期間,居民用電客...
-
浙江省七部門將聯合嚴打侵犯亞運知識產...
央視新聞客戶端訊今天(4月26日),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等七部門聯合發布了《第19屆亞運會和第4屆亞殘運會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方案》...
-
【上海戰疫】社區健康“擺渡人”的Vlog...
中國新聞網消息上海閔行區紫竹半島小區居民魏安海是上海就醫保藥應急平臺01號社區健康大使,4月17日起,他成為全市藥品“配送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