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最新:拿下國家專利金獎,格力鈦電池仍被評“不適合”?太低估董明珠了
2016年,董明珠聯合劉強東、王健林,合資30億“押注”銀隆汽車,遭到了當時業界、媒體鋪天蓋地的冷嘲熱諷,如今呢?
前段時間,在第23屆中國專利獎系列獎項中,格力旗下新能源汽車品牌格力鈦,憑借鈦酸鋰電池制備新技術,一舉斬獲中國專利獎金獎,成為新能源行業唯一獲得該級別獎項的鋰電池產品專利。而這獲獎的格力鈦前身,正是當年的銀隆汽車。
按照專利描述,格力鈦通過自主研發的介孔微球材料自晶化技術,進一步強化了鈦酸鋰材料在高倍率充放電工況中的穩定表現。這也意味著在安全表現方面,格力鈦電池幾乎達到了當前電池產品的極限。
【資料圖】
然而,即便獲得了這等肯定,仍不乏一些電池領域的專家學者在采訪中說:鈦酸鋰不適合做動力電池。那么,格力鈦生產的鈦酸鋰電池,到底能否充當新能源汽車的動力電池?為何格力的一舉一動總會遭到質疑呢?
一、電池路線之爭
在探討鈦酸鋰之前,先來了解一下近幾年鋰電路線的恩怨情仇。
根據電極材料的不同,鋰電池可分為三元鋰、磷酸鐵鋰、鎳酸鋰、鈷酸鋰等多種類型。其中,鎳酸鋰、鈷酸鋰電池多用于手機、筆記本等小型設備,在此略去不談,僅就動力電池而言,主要是寧德時代三元鋰,和比亞迪磷酸鐵鋰的路線之爭。
在CTP時代,寧德時代的三元鋰電池路線,曾憑借能量密度優勢,一度宣判磷酸鐵鋰路線終結。連堅持全面自主的比亞迪,也曾向對手低頭,在自家唐系車型中裝載三元鋰電池。
不過,隨著刀片電池的橫空出世,以及在針刺試驗中的卓越表現,最終使比亞迪磷酸鐵鋰路線起死回生。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的格力鈦酸鋰新專利,剛好也聚焦在了“安全領域”,顯然董明珠在試圖復制刀片電池的成功之路,但為何沒能收獲業內認可呢?簡單講,它有點“矯枉過正”了。
二、續航or安全?
刀片電池能翻身的前提是,在能量密度方面,刀片電池也有著“完全夠用”的表現。
當前主流的三元鋰電池,能量密度在180Wh/kg到210Wh/kg之間,磷酸鐵鋰電池則為160Wh/kg左右,二者差距并不懸殊。而在磷酸鐵鋰路線基礎上,刀片電池創新運用的“長電芯-簡化模組”技術,又進一步提升了50%的電芯集成效率。
反映到續航方面,我們可以看到,搭載刀片電池的比亞迪漢唐ev車型,續航里程也達到了600公里以上。相對而言,鈦酸鋰的劣勢就過于突出了。
自從和王健林、劉強東聯手收購銀隆之后,董明珠為改進鈦酸鋰技術,著實下了大功夫,但唯獨在能量密度提升方面,乏善可陳。截至目前,鈦酸鋰電池最高能量密度僅為110Wh/kg左右,而根據格力披露的交易報告書,格力鈦電池能量密度更低至58Wh/kg到91Wh/kg。
一旦乘用車裝載鈦酸鋰電池,那么每跑60、70公里,汽車就需要臨時“加餐”,這對車主而言,無疑是無法忍受的。但能否據此說,鈦酸鋰難逃淘汰的命運么?
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在儲能產業新領域,鈦酸鋰已經初現競爭優勢。
三、儲能新賽代,鈦酸鋰優勢明顯
所謂“儲能”,即通過介質、設備將能量儲存起來,并在需要時釋放出來的過程,它和能源生產、輸送、使用一道,共同構成了能源互聯網的全部環節。根據我國的“十三五能源發展規劃”,儲能被列為智能電網、多元能源互補體系建設的關鍵組成部分。
隨著新能源產業突破“萬億市值”關口,儲能新賽道的吸引力與日俱增,而鈦酸鋰電池,在儲能商業化進程中,也被寄予厚望。那么用于儲能,鈦酸鋰有哪些優勢呢?
1、使用壽命更長
應用鈦酸鋰負極材料的鋰電池,在充放電嵌脫鋰的過程中,既不會析出鋰枝晶,又避免了電池骨架結構的膨脹變形。
這種“零應變”材料特質,賦予了鈦酸鋰電池超長使用壽命。性能測試中,鈦酸鋰電池在循環充放電25000次后,剩余容量仍有80%以上,折合使用壽命高達30年。傳統三元鋰電池的使用壽命大約在20年左右。
2、耐寬溫特性
憑借尖晶石結構形成的三維鋰離子擴散通道,鈦酸鋰電池在極端溫度下的表現也非常優秀。
以商用車為例,常規新能源客車,在-10℃時,充電速度、儲電上限都出現明顯下滑,但格力鈦電池則不然。以往的性能實測證明,在-50℃到60℃范圍內,格力鈦電池始終保持正常充放電。也就是說在極寒天氣,格力鈦依然能正常使用。
3、快充能力優異
和三元鋰電池的碳負極相比,鈦酸鋰的鋰離子擴散系數更高,結構表面不形成固液界面鈍化膜,因而在高倍率充放電環境中,可以很好地兼顧安全性和充電速度。
在央視《經濟半小時》欄目中,格力鈦電池曾當場演示其快充特性,從33%剩余電量到99%滿電,僅用時8分鐘,刷新了行業紀錄。
四、結語
鈦酸鋰的性能優勢,完美適配了儲能產業在設備成本、環境適應能力、高倍率充放電三個關鍵方面的要求。
受能量密度所限,要成為第二個比亞迪,恐遙遙無期。但隨著新能源配套產業的高歌猛進,格力鈦酸鋰電池已經成為如高海拔基電站、市政交通等領域動力電池的首選,并有望成為儲能領域的下一個比亞迪。
不得不說,押注鈦酸鋰電池,董明珠算是抓住了動力電池領域上半場“最后一個”機會。
相關閱讀
-
天天最新:拿下國家專利金獎,格力鈦電...
這也意味著在安全表現方面,格力鈦電池幾乎達到了當前電池產品的極... -
世界快資訊:“我們必須追上更有經驗的...
在紅牛動力總成完成了第一次臺架測試等里程碑事件后,瓦什認為如果... -
看熱訊:聚焦IVISTA挑戰賽:30多款智能...
此次2022IVISTA智能網聯汽車挑戰賽云集了車企、高校、科創公司的頂... -
消息!山城試駕奧迪SQ5 補填奧迪性能SUV短板
這也不怪奧迪,在之前SUV和性能車是幾乎不沾邊的,但隨著越來越多的... -
天天時訊:比亞迪海豹,國產中大型轎車...
近日,比亞迪海豹的動態測試視頻陸續開始公布到網上,筆者也留意了... -
當前播報:五菱宏光MINI EV敞篷版正式上...
財聯社9月25日電,宏光MINIEV敞篷版正式上市,續航280km,支持快充...
- 天天最新:拿下國家專利金獎,格力鈦電池仍2022-09-25
- 世界快資訊:“我們必須追上更有經驗的引擎2022-09-25
- 當前熱訊:增產“天然氣”,合同簽署!法國2022-09-25
- 看熱訊:聚焦IVISTA挑戰賽:30多款智能網聯2022-09-25
- 消息!山城試駕奧迪SQ5 補填奧迪性能SUV短板2022-09-25
- 天天時訊:比亞迪海豹,國產中大型轎車新篇2022-09-25
- 當前播報:五菱宏光MINI EV敞篷版正式上市2022-09-25
- 微頭條丨哈弗酷狗:“年輕人的樣子,要他們2022-09-25
- 全球即時看!來一場雙向奔赴的熱愛 一汽奔2022-09-25
- 環球看點!日產NV200床車版發布,約合人民2022-09-25
- 天天新動態:顏值媲美CC!卡羅拉GR瓦罐版來2022-09-25
- 【全球新視野】特斯拉變相降價8000元? 特2022-09-25
- 全球消息!幾何E華南區首批千人交車儀式,2022-09-25
- 焦點簡訊:打破豪華車壟斷市場,新款CS85 COUPE2022-09-25
- 全球時訊:奔赴熱愛 “騰”行向前,一汽奔2022-09-25
- 最新消息:開歐航R pro自動擋中卡的一天!2022-09-25
- 當前觀察:柴油大四驅,塊頭不輸坦克500!2022-09-25
- 每日關注!一汽-大眾攬境有8款車型,還有時2022-09-25
- 當前速訊:威馬汽車創始人“年薪”12億?是2022-09-25
- 快看點丨與用戶攜手再創輝煌 重慶正心吉利2022-09-25
- 環球新消息丨出行技術哪家強,兩輪出行服務2022-09-25
- 環球新資訊:緊急召回!涉多個汽車品牌……2022-09-25
- 要聞:新款途觀海外路試曝光,搭奔馳“同款2022-09-25
- 焦點消息!【制造業新觀察】新能源汽車發展2022-09-25
- 全球熱點!深夜試駕奔馳EQE,智能能量回收2022-09-25
- 當前消息!要聞|重磅!“曲靖制造”領跑動2022-09-25
- 通訊!奔馳GLC SUV-實力匹配不斷超越自我2022-09-25
- 當前觀點:大眾也將采用比亞迪DMi、DMp技術2022-09-25
- 【全球獨家】“雙碳”戰略進行時,哈啰助力2022-09-25
- 滾動:輝瑞公司CEO新冠檢測再次呈陽性,系2022-09-25